校友档案:杨白新,1953年生,1981年毕业于我校机械系,先后获得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硕士,现就读系统工程博士。曾任大连市学联副主席兼秘书长、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处长、大连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、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、大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,现任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,自2004年起担任大连校友会理事长至今。
1977年的冬天,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。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工人放下了手中拿了十年的工具,走出了大西北的工厂,毅然决然地走入高考考场,迈进了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。他,就是我校校友杨白新。
自我校1986年成立校友会至今,近三十年里,杨白新一直致力于校友工作,曾先后于建校50周年、60周年之际,主持策划建造了《翔》和《基础》雕塑作品。如今,这两座雕塑,已成为我校的地标性景观,表达着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深感恩和寄托之情。
幽幽烛火照耀着求知若渴的心灵
“当时我们77级,我们的文化水平都很低,毕竟这么多年都没有学习。但是,因为求知的欲望很强,大家学习起来都非常的认真。”经历了文化大革命,时隔十年再重新拿起教科书,这对杨白新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,但是就是这种困难,磨练了杨白新勤奋刻苦的品格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工,教学楼比较少,学习条件比较困难,学生们自习主要集中在主楼里的阶梯教室。由于供电设备老旧,每到晚上,学校总会经常性的停电。往往同学们正在奋笔疾书,黑暗就突然地降临。然而,这并没有阻挡大家追求知识的脚步,一遇上停电,大家就会点燃准备好的蜡烛,继续自己的学习。杨白新说道:“停电的时候,两百多人一起在主楼一阶的大教室,点亮许许多多的烛光,那场面,就像夜晚的大教堂一样壮观,现在根本想象不到。”而在这片片幽幽的烛光背后,跃动着的是大工学子们一颗颗求知若渴的心灵。
当时的杨白新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一职,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用电问题,他主动向学校反映了问题,并陪着学校领导看了同学们“秉烛夜读”的场景,学校领导很受感动。随后,学校做了很多努力,在大连市政府的帮助下,改善了学校的供电情况,努力为同学们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。
贴大字横幅反映问题的学生代表
“文化大革命刚过,伙食也不是那么的好,经常就是苞米面饼子、发糕,还有汤,跟现在不能比。”作为一名学生干部,杨白新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反映学生诉求,为同学们服务。因此,为了改善同学们的生活,杨白新和学生会的同学们一起发起了很有影响力的“学生生活月”的行动。
虽然名为“学生生活月”,但这个活动并不只是反应学生们生活方面的问题,还有教学、文化宣传等诸多方面的问题。当时的杨白新作为学生代表经常和学校领导老师对话协商,把学生的一些诉求和想法传达给学校,学校也在活动中积极地倾听着学生们的诉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杨白新和同学们为了让学校领导们真实地接触学生生活,在西山生活区大胆地贴出了20多米长的大字横幅,强烈要求屈伯川院长到学生中来。“当时行为现在想起来是很过激的,但是没想到的是,后来屈院长带着学校领导在我们学生宿舍就真正的住了一个月,还亲自到食堂跟我们一起吃饭,帮我们一起解决学习、生活诸多方面的问题”杨白新有些激动地说着。一个月后,学校的伙食水平有了大幅提高,增加了细粮券和每周两次改善伙食的机会。
大胆而过激行为既没有遭到学校的批评,反而得到了学校的支持,这无疑给了杨白新极大的动力。只有开放包容的大学改革的环境,才能培养出来正直朴实并懂得感恩的学子。这次“贴大字横幅”的经历,就像一汪清水注入了杨白新的心中,使感恩之情悄悄地发芽,进而茁壮地成长。
两座雕塑见证了心中的大工情怀
大学毕业后,由于出色的学生活动组织工作经历,杨白新被校友们推荐负责大连校友的工作。自1986年校友会成立起,从秘书长到再到理事长,杨白新一直在我校校友事业发展中,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最令人瞩目的,当属建校50周年、60周年之际,杨白新策划建造的雕塑作品——《翔》和《基础》。
在杨白新的眼中,校友会可以简单的概括成为:同学联系的平台和与学校沟通的平台。
而他,便是这平台里的“牵线人”。1999年,正值我校建立50周年之际,杨白新发动各位校友,准备为母校留下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标识。“当时校门口凌水路比较空荡,我们想制造一个标志性的雕塑,告诉人们这条路的前方就是大连理工大学,是一片洋溢着积极向上精神的沃土。” 这就是《翔》设计的初衷。后来,杨白新想到,学校是同学们学习知识,打基础的地方。因此他决定把雕塑的底部做成稳固的等边三角形,预示着同学们在学校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。至于雕塑的名字“翔”,杨白新说:“从四个字到两个字再到最后决定“翔”,我们也是斟酌了许久。这个“翔”字既表达了学子毕业后能够展翅飞翔的美好祝愿,又表现了校友对母校的美好祝福,祝福母校展翅翱翔。”如今,《翔》以一种直插云霄的姿态静静地坐落在学校南门外,成为了我校的地标之一。
比起铸造《翔》的宏伟的初衷,《基础》的由来显得有些巧合。学生时代的杨白新非常喜欢摄影,一次,他经过正在建设的电教馆(现八角楼)前,看到竖起的钢筋混凝土,联想到自己当工人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打基础,不禁按下了快门,并且把这张照片取名为《基础》。这张《基础》在随后由全校学生投票选举的大型摄影大赛中夺得了金奖。《基础》充分反映了当时在校同学的思想、精神和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同学的价值观、鉴赏力和艺术取向。2009年,在学校成立60周年之际,杨白新又发动两位同学共同捐款,把这张照片以抽象形式铸成雕塑,放置于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面。雕塑直白的表示大工学子在此治学读书,就是在打基础,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雕塑采取抽象的手法,还原当时照片《基础》的景象,并勾画出当时照片所要表达的意境和现在我们所要表达的意境。雕塑不但表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,也表现了现在与将来的联系。这是一种思想的延续,一种情感的延续。由此,我们今天看到的雕塑作品——《基础》就这样诞生了。
浓浓学子意,深深母校情。四年的读书经历,书写的是学子对知识的孜孜不倦与刻苦奋斗;近三十年的校友工作,表达的是校友对母校的感恩情怀。说到校友工作,杨白新感叹道:“每当想起做学生时的光景,心里总会十分感激。学校和老师的教育、同学们一起所形成的良好氛围,在我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我觉得,不论我们毕业后在哪里,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不论我们事业成功与否,我们都应该想到,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学校度过我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,都曾经是学校里的一个部分。所以,我们都应该积极努力、实实在在地为学校做一些事情。”